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二十大代表李银环:继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守

来源:新课程导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京报: 据你了解,目前各地是否已经有这样的试点? ? 目前,通州培智学校包括小学、初中、中职共12个年级。其中中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我们招收的中职班学生是从我校初三毕业

新京报:据你了解,目前各地是否已经有这样的试点?

?

目前,通州培智学校包括小学、初中、中职共12个年级。其中中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我们招收的中职班学生是从我校初三毕业后的学生。中职班除了文化课、适应课、体育课之外,设立了两个专业——中西面点和家政服务,学习了这些实用技能后,孩子回归家庭也可以照顾自己并承担一些家务,减轻家庭负担。同时,这也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就业可能。

?

谈医教结合

李银环:我们的中职班开课后,很多特殊学生的家长也向我们咨询,是否可以将初三已经毕业的孩子送来。这说明很多家庭对孩子上职业高中是有需求的。

?

在通州培智学校,李银环已经耕耘了34个春秋。她用专业知识和爱心耐心,守护着特殊儿童的成长。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她表示,要带头创新,继续探索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实现二十大的目标贡献力量。同时,她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师资培训力量、完善融合教育机制、统筹推进医教融合等,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

李银环:此次参加二十大之前,针对“过去五年特教发展最突出的成就”这一问题,我对北京部分城区、郊区以及河北、天津部分特教学校的老师进行了调研。

有了国家统一课标、教材,推行个别化教育学校增多

李银环:据我所知,上海等一些城市的特教学校已经和医院形成了联合机制,医生定点到学校,针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评估、医学支持和干预。他们也可以定期对孩子的康复效果进行诊断,同时给予特教老师一些指导,这种长期的支持对于特殊儿童的发展会有所帮助。

?

?

这些年,普通学校对残障学生的接纳度有了很大提高,“融合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升。随着经过特教专业知识培训的融合教师、康复教师的介入等,残障孩子在普通学校也能享受到特殊教育的服务,为他们更好的适应普校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这件事光靠学校和教委做,可能存在困难,希望相关部门可以统筹考虑和推进。

我认为,一方面,特殊教育应该向职教发力,开发更多的职业课程,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另一方面,普通职业学校是否也可以考虑向更多的轻、中度特殊学生敞开大门,让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有入学渠道,增加选择的机会,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

?

?

?

?

?

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李银环连续三次当选代表。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李银环聆听报告时感触颇深。“在中国各领域的发展中,教育的发展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特殊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

?

为了辅助教学,李银环总结出活动舌位图、无意识发音、身体辅助法等多种拼音教学方法。她让孩子们摸着喉咙,感受声带的振动。听障孩子刚开始发音时,声音尖锐刺耳,很多人觉得吵,但她觉得很美妙。“孩子们进步很快,我越教越有劲儿,这种成就感让我全情投入,嗓子哑了、嘴部轻微变形都浑然不觉。”

?

?


李银环:让老师们感受深刻的是,近些年个别化教育也在不断推进。面对培智学校中,学生残障程度越来越重、差异越来越大的实际情况,很多培智学校推行了个别化教育计划。

新京报:在特殊教育向职教发力上,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新京报:今年,你所在的通州培智学校设置了职业高中课程,目前的招生和课程设置是如何考虑的?

?

?

?

谈职业教育

?

?

新京报:你此前提到,目前培智学校中,学生的残障程度越来越重。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特殊学校采取了哪些教学方法?

另外,特教课程体系逐步规范完善。2016年出台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新课标,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配套新教材陆续出版,改变了以往培智学校没有国家统一课标、教材的情况,为特殊儿童的培养提供了依据和资源。

建议普通职业高中为部分特殊学生敞开大门

她说,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到特殊教育,指出“关心特殊教育”,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再到十九大报告的“办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政策法规、专业化队伍、课程建设、融合教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文章来源:《新课程导学》 网址: http://www.xkcdxzzs.cn/zonghexinwen/2022/1023/2007.html

上一篇:和文化自信并不对立!有人建议降低“英语教学
下一篇:教学教育知识万方论文查重(论文查重跟教学设

新课程导学投稿 | 新课程导学编辑部| 新课程导学版面费 | 新课程导学论文发表 | 新课程导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课程导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