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

来源:新课程导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博物馆是感知历史、增长见闻、学习知识的大学校,假期走进博物馆, 了解文博知识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一门必修课。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

博物馆是感知历史、增长见闻、学习知识的大学校,假期走进博物馆, 了解文博知识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一门“必修课”。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学习效果。

两部门发文鼓励开设校内博物馆课程

《意见》着力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要坚持“展教并重”,策划适合中小学生的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设计适合进校园、下基层的流动展览和教育项目,利用青少年之家、乡村少年宫等,经常性组织开展参与面广、实践性强的博物馆展示教育活动。要开发博物馆系列活动课程,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美术、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要加强博物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本区域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对接。

《意见》着力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要求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提升博物馆研学活动质量,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资源,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等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鼓励小学在下午3点半课后时间开设校内博物馆系列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意见》着力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学校要加强与当地博物馆的联系,通过签订馆校共建协议、举办馆校互动活动、建立第二课堂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

我市打造多项博物馆教育活动

我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将丰富、宝贵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资源打造成为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活教材”。今年暑假,随着形势逐渐向好,中国客家博物馆开展了疫情暴发以来首个线下活动——“爱我客家”小小讲解员活动。近20名小小讲解员走进中国客家博物馆,学习客家历史文化、讲解素质、基本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跟随往届“资深”小小讲解员的步伐,开启博物馆讲解员“职业之旅”,成为推动客家文化传播的志愿者。今年8月,大埔县博物馆也首次开展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引导学生们走进多彩的博物馆世界,学习博物馆的作用意义及基本知识、客家童谣等,让他们以讲解员的身份,加入到客家文化的传播者和保护文物的践行者队伍中。“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号召全县青少年儿童加入客家文化讲解队伍,培养培育一批大埔人文历史客家传统文化的小小宣讲员和志愿者。”大埔县博物馆馆长邓亿娜表示。

除了让学生们以讲解员的身份成为博物馆的“代言人”,近年来,博物馆也加强了和学校间的“互动”,更好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2019年,丰顺县华侨纪念馆举行丰顺县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全县各校(园)可以依托丰顺县华侨纪念馆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学习广大爱国华侨艰苦奋斗的精神,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中国客家博物馆和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也签订了校馆合作协议,在收集整理客家文献资料、开展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出版相关著作论文、举办学术讲座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实现共建、共享,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

文章来源:《新课程导学》 网址: http://www.xkcdxzzs.cn/zonghexinwen/2020/1106/617.html

上一篇:脑科学普及教育与大脑认知训练对教育教学的意
下一篇:浅谈业务园长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导作

新课程导学投稿 | 新课程导学编辑部| 新课程导学版面费 | 新课程导学论文发表 | 新课程导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课程导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