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价格和价值

来源:新课程导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午和同事们一起吃饭.一个同事说:“我今天案子的当事人是公司的老总,开着高级轿车来,挣的钱花不完。我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来为他调解纠纷,口干舌燥,绞尽脑汁运用我学过

中午和同事们一起吃饭.一个同事说:“我今天案子的当事人是公司的老总,开着高级轿车来,挣的钱花不完。我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来为他调解纠纷,口干舌燥,绞尽脑汁运用我学过11年的基础教育知识,4年的专业教育知识,40来年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来做一个法官的工作,我骑的是自行车,月薪不过2000元。”法官的价格的确不高。我也常有尴尬的时候。一是被熟人问及工资时,吱吱呜呜不好意思回答;一是和爱人吵架怄气时,总被那句“你每个月才挣多少钱,为这个家做多少贡献”噎个半死。我开始思索个人的价值。上班时间工作是我最快乐的事情,下班时间教育子女是我很惬意的事情。我似乎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和特长。做法官办案子是我喜欢的工作,我的快乐、烦恼和结案进度、结案效果相挂钩。忙活了一整天,如果案子能在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下顺利调解,那种快乐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微笑也很明媚。现在写文字搞法律宣传工作,写稿子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我的快乐、烦恼和编辑采用我稿件的数量相挂钩,一篇稿子被采用,顿时萌发了很多信心和勇气,那种快乐也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眼角眉梢都藏不住笑意。于是我想到法官的价值。法官是用他的知识和智慧做社会劳动,从小处讲法官的劳动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关乎一个家庭的离合,关乎一个普通人的利益得失,从大处讲法官的劳动关乎一方百姓的详和安宁,一个国家的和谐稳定。法官的劳动就是法官的价值。我突然想到一个故事。古时侯,一个商人带着很多大葱去一个遥远的国度经商,那个国家的人从来也没有吃过大葱,品尝后发现非常好吃,国王为了感谢商人为他们带来这么好的食物,就用这个国家最好的东西(许多金银财宝)来报答商人。商人回来后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另一个商人听后也要去那个国家经商。于是他带上很多大蒜上路了,那个国家的人也没有吃过大蒜,品尝后也发现非常好吃,国王为了感谢这个商人为他们带来这么好的食物,也想用这个国家最好的东西来报答商人,于是国王让侍从拿来了这个国家最好的东西——大葱。在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境界里,最好的东西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嘲擎遗k期嘲豳—辩茹、‘“矿^_m,确黼”鬻磷近日,中国法院网和陕西法院网直播了一件盗窃案件庭审过程,让网民完整直观地体验到司法开庭审理的全过程。我认为这种做法的最大意义之一在于:让人民司法不再神秘。司法的力量来源于公众的普遍信赖和尊崇,因此有人认为,为了让司法更加具有权威,所以有必要使他高高在上,通过庄重的仪式和封闭的运作,让人们充满着神秘感,进而产生敬畏之心。对此,笔者认为,宗教式的神秘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之下的人民司法,我们的司法权威和公信应该建立在人民群众对于司法过程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司法对人民而言,应该是熟悉的,亲切的,最终是可以充分理解并且值得信任的。神秘确实能够产生威严,但是由于中国社会在公众法治意识、社会法治文化以及现实法治环境方面的上些具体特点,神秘的司法导致的这种威严,更多的是一种强制和逼迫,一种建立在无知基础之上的盲从,人民或许会因为神秘而不得不服从,却不会因为神秘而由衷地信服,所以神秘的司法在中国难以产生我们所期望的内心深处的那种对于司法的信服乃至信仰。因为,我们的民众还缺乏对一般性的法律原则和司法规律的确切认知,我们的社会通过司法解决纠纷的实践还处于探索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司法环境还并不那么完善周全,对于司法的质疑甚至斥责不绝于耳,而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并不真正了解司法,更谈不上理解司法的过程和特点。所以,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之下,司法神秘化之后的结果会很严重,那将会导致更大的困惑不解,更多的不信任和更加激烈的无端猜疑,人民与司法之间的隔阂将更加深刻、更加难以弥合。一度以来,我们并没有把更多的关注目光放在如何使司法更加亲民、更加便于人民认知和理解,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人民群众对于司法不理解甚至误解。而现在,网络庭审直播的形式,以及正在开展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无疑将有助于逐步揭开笼罩于司法身上的神秘面纱,让人民司法不再神秘。I列江淮法拍,自NC cc二牟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文章来源:《新课程导学》 网址: http://www.xkcdxzzs.cn/qikandaodu/2020/1020/539.html

上一篇:扶沟县人大进行“两学一做”知识测试
下一篇:对广州市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知识情况的调查

新课程导学投稿 | 新课程导学编辑部| 新课程导学版面费 | 新课程导学论文发表 | 新课程导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课程导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